狡兔死走狗烹是写给谁的

云袖翩翩

谁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受害者?

“狡兔死走狗烹”这句成语,听起来像是一道菜的名字,但实际上它讲的是一个关于背叛和利用的故事。这句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的是越王勾践在战胜吴国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然把曾经帮助他打仗的功臣范蠡和文种给杀了。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像现代版的“卸磨杀驴”,只不过这次被杀的不是驴,而是狗。

狡兔死走狗烹是写给谁的

所以,这句成语其实是写给那些在职场或者生活中帮助别人、立下汗马功劳,但最后却被无情抛弃的人。你可能会问:“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那只狗?”其实很简单,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帮别人解决问题,但一旦问题解决了,别人就开始对你冷淡甚至翻脸不认人,那你很可能就是那只被烹的狗。

为什么总是“狡兔死走狗烹”?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为什么总是兔子死了,狗就要被烹呢?难道兔子死了就不能再养一只吗?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种人性中的自私和短视。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他会非常依赖那些能够帮助他的人;但一旦困境解除,他就会觉得这些人的存在不再那么重要了,甚至可能成为威胁。于是乎,为了消除这种潜在的威胁,他就会选择“烹”掉这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

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尤为常见。比如你在一个项目中立了大功,结果项目一结束,老板就开始对你冷淡了;或者你在公司里帮同事解决了很多问题,结果等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却发现没人愿意帮你了。这些都是“狡兔死走狗烹”的现代版表现。所以啊,做人不能太实诚,有时候也得学会给自己留条后路。

如何避免成为那只被烹的狗?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避免成为那只被烹的狗了。首先呢,你要学会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保护自己。比如在职场中,你可以适当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在朋友之间呢,你可以偶尔拒绝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在家庭中呢……好吧家庭就算了(笑)!总之就是要让别人知道你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替代的。

其次呢就是要学会及时抽身。当你发现自己在某个环境中已经没有太多价值时(比如项目结束了、朋友关系变淡了等)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不要傻乎乎地继续付出却得不到回报;那样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被动越来越可怜;最后变成那只可怜兮兮的小狗狗等着被人端上餐桌……呃画面有点惨不忍睹啊!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提醒我们要懂得及时止损、见好就收才是正道啊!

标签: 狡兔 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