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勤俭节约的故事

画心似雪

诸葛亮的“抠门”生活

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的超级智囊,不仅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在生活中也是个“抠门”高手。你可能会想,一个大军师,怎么也得有点排场吧?可诸葛亮偏偏不走寻常路。他的生活简朴得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穿越过来的现代环保主义者。

诸葛亮勤俭节约的故事

据说,诸葛亮平时穿的衣服都是补丁叠补丁,简直可以开个“补丁博物馆”了。他的妻子黄月英看着都心疼,劝他买几件新衣服,可诸葛亮总是笑眯眯地说:“衣服嘛,能穿就行,何必浪费呢?”这话听起来像是现代的“断舍离”大师说的。

不仅如此,诸葛亮的饮食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碗白米饭,几根青菜,就是一顿饭。有一次,手下的人看不下去了,偷偷给他加了个鸡腿,结果被他发现了,硬是把鸡腿退了回去。他说:“将士们在前线拼命,我怎么能独自享用呢?”这话一出,连最挑剔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他的节俭精神。

诸葛亮的“绿色办公”

诸葛亮的办公方式也是别具一格。你以为他会像现代的CEO一样,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高科技设备?错了!他的办公室简陋得像个农家小院。一张木桌、一把竹椅、一盏油灯,就是他的全部办公设备。

更让人惊讶的是,诸葛亮还特别注重环保。他从不浪费纸张,每次写字都尽量写得小而密,恨不得把一张纸写成一本小说。他还发明了一种“循环利用法”:写完的纸张不扔掉,而是反过来再用一次。这种做法在当时可谓是“绿色办公”的典范了。

有一次,有人送了他一套精美的文房四宝作为礼物。他看了看那套价值不菲的笔墨纸砚,笑着说:“这些东西太奢侈了,我用不起啊!”说完就把礼物退了回去。这种对物质的淡泊态度,让他在当时的官场上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诸葛亮的“节约教育”

诸葛亮不仅自己节俭成性,还特别注重对后代的节约教育。他经常给儿子讲一些勤俭节约的故事和道理。比如有一次他给儿子讲了一个关于浪费粮食的故事:有个富家子弟每天吃饭都要剩下很多饭菜扔掉。有一天他被一个神仙变成了乞丐三天三夜没吃东西差点饿死后来神仙告诉他这就是浪费粮食的下场从此以后那个富家子弟再也不敢浪费粮食了. 这个故事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很有教育意义. 诸葛亮的儿子听完后深受触动从此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他还经常带着儿子去田间地头体验农民的辛苦劳动让儿子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每一粒米. 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比现代那些空洞的说教强多了. 诸葛亮的儿子后来也成为了一个勤俭节约的人这不能不说与父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总之诸葛亮不仅自己勤俭节约还把这种美德传承给了下一代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啊!

标签: 勤俭 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