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的来头不小
伯牙,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带着一股子仙气。其实,他可不是什么神仙,而是春秋时期的一位音乐大师。你可能会问,音乐大师多了去了,为什么偏偏要提伯牙呢?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伯牙可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发烧友”之一,他的故事可是被后人传颂了几千年呢!
伯牙的琴艺那叫一个绝,据说他弹琴的时候,连鸟儿都会停下来听,鱼儿都会浮出水面看。不过呢,伯牙这个人有点“高冷”,平时不爱跟人打交道,就喜欢一个人抱着琴到处溜达。所以啊,虽然他的琴艺高超,但真正能听懂他音乐的人却没几个。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叫钟子期的人……
钟子期的耳朵不一般
钟子期这个人吧,看起来普普通通,但他有一双“金耳朵”。什么叫“金耳朵”?就是对音乐特别敏感,一听就知道弹的是什么曲子、表达的是什么情感。伯牙第一次遇到钟子期的时候,心里还有点不屑:“这人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嘛!”结果呢?他一弹琴,钟子期立马就听出了他弹的是《高山流水》。伯牙当时就惊呆了:“哇塞!这人居然能听懂我的音乐!”
从那以后,伯牙和钟子期就成了好朋友。他们俩经常一起弹琴、聊天、喝酒(当然不是现代的那种酒啦)。伯牙弹琴的时候,钟子期就在旁边静静地听着;钟子期听完之后呢,还会给伯牙一些建议和反馈。两个人就这样成了“知音”——这个词就是从他们俩的故事里来的哦!
知音难寻的故事
不过呢,好景不长啊!没过多久钟子期就去世了(古代人的寿命都比较短嘛)。伯牙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伤心:“哎呀!我的知音没了啊!以后谁还能听懂我的音乐呢?”于是他就跑到钟子期的坟前弹了一首《高山流水》(没错还是这首曲子)。弹完之后呢?他把琴摔了!对没错就是摔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既然没有知音了那我还弹什么琴啊?”(这逻辑也是没谁了……)
后来人们就用“高山流水”来形容那种非常难得的友谊或者默契——就像伯牙和钟子期那样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啦!现在我们常说“知音难寻”其实就是从他们俩的故事里来的哦!所以下次如果你听到有人说这句话的时候可不要觉得奇怪哈~ 毕竟连古人都知道找到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有多难嘛~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想找个聊得来的人应该也不难吧…… 呃好像跑题了…… 总之重点是:记住这两个关键词——“伯牙”和“知音”哈~ 下次聊天时可以拿出来显摆一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