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下,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略转移。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离开江西瑞金,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长征。长征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寻找新的根据地,保存革命力量。
长征的主要过程
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他们翻越了雪山、草地,渡过了大渡河、金沙江等天险。在长征过程中,红军还进行了多次重要的战役和会议,如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这些战役和会议不仅改变了红军的命运,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长征途中,红军还与当地少数民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长征的结束
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结束。这次会师不仅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的成功完成,也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长征结束后,红军继续在陕甘宁边区开展抗日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工作。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主上传并分享,旨在为网友提供学习与交流。如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联系我们: Admin@77vx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