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摔阿斗正史是真的吗

断桥残雪

刘备摔阿斗,是历史还是传说?

说到刘备摔阿斗,很多人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个画面:刘备抱着阿斗,突然一激动,把娃儿往地上一摔,嘴里还喊着“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个场景在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里都出现过,尤其是《三国演义》,简直把这个情节写成了经典。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事儿是真的吗?还是说,它只是后人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形象而编出来的故事呢?

刘备摔阿斗正史是真的吗

首先,咱们得承认,《三国演义》是一本小说,虽然它有很多历史依据,但毕竟不是正史。小说嘛,总得加点戏剧性、冲突感才能吸引读者。所以,刘备摔阿斗这个情节,很可能是罗贯中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和“爱将如命”而特意设计的。你想啊,一个领导为了救下属的命,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能摔地上,这得多感人啊!但问题是,正史《三国志》里压根儿没提这事儿。

正史中的刘备:真有那么“仁义”吗?

咱们来看看正史里的刘备是什么样的。《三国志》里记载的刘备,确实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对待下属非常宽厚,尤其是对关羽、张飞这些老兄弟们,那真是情同手足。但要说他为了救赵云而把亲儿子摔地上?那可就有点夸张了。毕竟在那个年代,儿子可是传宗接代的重要人物啊!再说了,刘备也不是那种冲动型人格的人。他做事一向稳重、深思熟虑。你要说他因为一时激动就把儿子摔地上?那还真不太符合他的性格特点。

而且啊,赵云救阿斗的事儿在《三国志》里确实有记载: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了阿斗和甘夫人。但并没有提到刘备摔阿斗这一出戏码。所以啊,这个情节很可能就是后人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而编出来的。毕竟在那个年代的小说里头,领导为了下属牺牲自己或者家人的情节特别受欢迎——既能突出领导的伟大形象又能让读者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为什么这个故事这么受欢迎?

既然正史里没有记载这个情节那为什么后来的人还这么喜欢传这个故事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故事太符合人们对“仁义”的理解了!你想啊在一个战乱频发的年代里头一个领导能够为了下属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能舍弃这种精神多感人啊!而且这种精神还能激励其他将领更加忠心耿耿地为领导卖命——你看赵云不就是因为感动得不行才更加死心塌地跟着刘备打天下的嘛!

再说了在那个年代里头老百姓也没啥机会读书认字所以他们了解历史主要靠听书、看戏、听人说书先生讲故事什么的而这些艺术形式往往都会对历史进行一些加工和夸张——比如把一个人物塑造成特别高大上的形象或者把一件事情说得特别惊心动魄什么的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嘛!所以像“刘备摔阿斗”这样的故事就特别容易被传播开来并且深入人心成为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