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仁义面具
说到刘备,大家脑海里立马浮现出那个“仁义之君”的形象,什么“三顾茅庐”、“携民渡江”,简直是仁义的代名词。可是,仔细一琢磨,这些事儿怎么越看越像是在演戏呢?首先,三顾茅庐这事吧,诸葛亮是谁?那可是当时最牛的谋士之一!刘备要是真那么仁义,干嘛不早点去请人家?非得等到自己混不下去了才想起人家?这不就跟现代那些老板一样,公司快倒闭了才想起找职业经理人吗?再说了,携民渡江这事,听起来是挺感人的,可实际上呢?刘备带着老百姓跑路,结果自己跑得比谁都快,老百姓倒是被曹操追得七零八落。这哪是仁义啊,这分明是拿老百姓当挡箭牌嘛!
刘备的用人之道
再说说刘备的用人之道吧。大家都知道他手下的关羽、张飞、赵云这些猛将,还有诸葛亮这个超级谋士。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人为什么都愿意跟着他混呢?关羽和张飞是他的结拜兄弟就不说了,赵云和诸葛亮呢?赵云本来是公孙瓒的手下,后来被刘备“忽悠”过来了;诸葛亮呢?人家本来在隆中种地种得好好的,结果被刘备一顿忽悠给骗出来了。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的老板画大饼啊?再看看刘备对这些人的态度吧。关羽死了之后,他表现得痛不欲生;张飞死了之后也是一样。可是你仔细想想,这些人为什么死得这么惨?不就是因为刘备让他们去送死吗!关羽守荆州的时候不听劝告非要硬刚曹操和孙权;张飞更是因为脾气暴躁被手下杀了。这哪是什么仁义之君啊,这分明是在利用手下的人头来换取自己的名声嘛!
刘备的政治手腕
最后再来说说刘备的政治手腕吧。大家都知道他最后建立了蜀汉政权吧?可是这个政权是怎么建立的呢?首先是他趁着曹操和袁绍打仗的时候捡了个便宜;然后又趁着孙权和曹操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趁火打劫;最后还靠着诸葛亮的智谋才勉强维持住局面。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像现代那些投机分子啊?再看看他对孙权的策略吧。表面上跟孙权称兄道弟、联姻结盟;背地里却一直在打荆州的主意。这不就跟现在那些表面兄弟一样吗——嘴上喊着“兄弟如手足”、“有福同享”;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坑对方一把!所以说啊,别看刘备平时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其实他的政治手腕可一点都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