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对白居易评价 苏轼与白居易的关系

兰舟泛月

苏轼眼中的白居易:一个“老顽童”

苏轼对白居易的评价,可以说是充满了亲切和幽默感。在他眼里,白居易不仅是个大诗人,还是个“老顽童”。苏轼曾说:“白乐天诗,如食蜜糖,甜而不腻。”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夸白居易的诗写得好,但其实也透露出苏轼对白居易性格的一种调侃。白居易的诗风平易近人,读起来就像吃糖一样轻松愉快,而苏轼则觉得这位前辈诗人不仅诗写得甜,连性格也像糖一样,让人忍不住想多尝几口。

苏轼对白居易评价 苏轼与白居易的关系

苏轼还特别喜欢拿白居易的年纪开玩笑。白居易晚年自称“醉吟先生”,整天喝酒吟诗,活得像个老小孩。苏轼就调侃说:“白乐天老来还像个孩子似的,真是‘醉吟先生’啊!”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批评,但其实充满了对白居易的喜爱和敬佩。在苏轼看来,白居易虽然年纪大了,但心态却依然年轻,这种“老顽童”的性格让苏轼觉得特别有趣。

苏轼与白居易的“心灵相通”

苏轼和白居易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之间却有一种奇妙的“心灵相通”。两人都是文坛巨匠,也都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苏轼曾说:“吾与乐天心相知也。”这话听起来有点肉麻,但其实表达了苏轼对白居易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两人都曾在官场上遭遇挫折,也都曾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写下了《琵琶行》,而苏轼被贬黄州时则写下了《赤壁赋》。这两篇作品虽然内容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豁达和超然。苏轼读到《琵琶行》时感叹道:“乐天之言,真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也!”这话不仅表达了对白居易的同情和理解,也透露出两人在精神上的高度契合。

更妙的是,两人都特别喜欢喝酒吟诗。白居易晚年自称“醉吟先生”,而苏轼则自号“东坡居士”。两人都把酒当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也都把吟诗当作表达情感的方式。苏轼曾说:“吾与乐天皆好酒之徒也!”这话听起来像是在自嘲,但其实表达了对白居易生活方式的认同和欣赏。

苏轼对白居易的“吐槽”

虽然苏轼对白居易充满了敬佩和喜爱之情,但他偶尔也会忍不住吐槽几句这位前辈诗人.比如,有一次,他读到《长恨歌》中那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时,忍不住笑道:"乐天这老头儿,真是浪漫得过分了!这么肉麻的话也能写出来!"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批评,但其实透露出一种轻松幽默的态度.在苏东坡看来,《长恨歌》虽然写得很好,但有些地方确实有点"肉麻".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否定整首诗的价值,而是用一种调侃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还有一次,苏东坡读到《卖炭翁》中那句"可怜身上衣正单"时,忍不住说道:"乐天这老头儿,真是太会煽情了!这么悲惨的事情也能写得这么感人!"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批评,但其实透露出一种佩服之情.在苏东坡看来,"卖炭翁"虽然描写了一个悲惨的故事,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感情打动了无数读者.这种写作技巧让苏东坡既佩服又羡慕.不过,他还是忍不住要吐槽几句:"这老头儿真是太会煽情了!" 这种既佩服又吐槽的态度正是苏东坡性格的真实写照.他对前辈诗人既充满敬意又不失幽默感;既认真学习又不失自我风格.正是这种独特的态度让他成为了一代文豪. 总之,"老顽童"般的性格、"心灵相通"的精神、以及偶尔的"吐槽",构成了苏东坡对前辈诗人最真实、最生动的评价. 通过这些评价我们可以看到两位文坛巨匠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共同追求. 无论是赞美还是吐槽都透露出一种轻松幽默的态度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