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装傻充愣”艺术
刘邦这哥们儿,别看他后来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年轻时候可是个十足的“混混”。他不爱读书,整天游手好闲,连他爹都嫌弃他:“你看看人家老二,多能干!”刘邦呢?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笑嘻嘻地说:“爹,您别急,我以后肯定比老二强!”这话听着像是吹牛,可谁知道呢?刘邦还真就靠着这股“装傻充愣”的本事,一步步爬上了皇帝的宝座。
你看他跟项羽打仗那会儿,明明心里门儿清,可表面上却装得像个二愣子。项羽问他:“你小子是不是想跟我抢天下?”刘邦立马摆出一副无辜脸:“哪能啊!我哪敢跟您抢啊!我就是个小老百姓,跟着您混口饭吃。”项羽一听,心里美滋滋的,觉得刘邦这人没啥威胁。结果呢?刘邦暗地里偷偷发展势力,等到时机成熟了,一出手就把项羽给干趴下了。这招“装傻充愣”用得是炉火纯青啊!
刘邦的“用人之道”
要说刘邦最厉害的地方,还得是他那套“用人之道”。别看他平时吊儿郎当的,可一旦涉及到用人,那眼光毒辣得跟鹰似的。韩信、萧何、张良这些牛人,都被他收得服服帖帖的。韩信本来是项羽的手下,结果被刘邦三言两语就给忽悠过来了;萧何更是死心塌地跟着他干;张良呢?本来是个隐士高人,也被刘邦给请出山了。
刘邦用人有个特点:不拘一格。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你有本事,他就敢用你。韩信原来就是个穷小子,可刘邦看中了他的军事才能,直接封他为大将军;萧何是个小官吏出身,但刘邦知道他会管理后勤,就让他当了丞相;张良虽然出身贵族世家,但刘邦也不在乎这些虚名头衔。反正只要你有用处就行!这种用人方式在当时可是相当前卫的。
而且刘邦还特别会笼络人心。每次打了胜仗回来都要大摆宴席犒劳手下;谁要是立了功就立马封赏;谁要是受了委屈就赶紧安抚……总之就是让手下人都觉得自己被重视、被尊重了。这样一来二去的大家自然就愿意跟着他干了呗!
刘邦的“政治手腕”
最后再来说说刘邦的政治手腕吧!别看他在战场上有时候显得有点莽撞(比如鸿门宴那次差点把自己玩死)但其实在政治上这家伙可是精明得很呢!比如说他在称帝之后就开始搞起了分封制——把天下分成好多块分给那些功臣们管理;自己则坐镇中央掌控全局……这种做法既满足了那些功臣们的权力欲望又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稳固性真是一箭双雕啊!
再比如说他对付那些不听话的诸侯王时用的手段也是相当高明——该软的时候软该硬的时候硬绝不拖泥带水……像对付英布时先是派人去劝降劝不动就直接派兵去打打得英布屁滚尿流最后只能乖乖投降……还有对付韩信时先是假装信任把他调离军队然后找个借口就把他给抓起来了……这些操作看起来简单粗暴但实际上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设计可以说是把权谋玩到了极致!
当然了除了这些硬手段之外刘邦也懂得用一些软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比如说提倡孝道啊、推崇儒家思想啊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塑造自己仁君的形象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可以说在政治上这家伙真是把能用的招数都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