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的“不食梨”故事
说到许衡,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那个“不食梨”的故事。话说有一天,许衡和小伙伴们走在路上,突然看到路边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甜的梨子。小伙伴们一看,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纷纷跑去摘梨吃。可许衡呢?他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像个木头人似的。小伙伴们问他:“你怎么不吃啊?这梨可甜了!”许衡摇摇头,说:“这梨不是我的,我不能吃。”小伙伴们一听,都笑他傻:“这梨又没人看着,不吃白不吃!”但许衡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硬是没吃那梨。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像现代版的“拾金不昧”,只不过主角换成了梨子。许衡的这种行为在当时可能被认为是傻气十足,但在今天看来,他的这种坚持原则、不贪小便宜的品质可是相当难得的。你想啊,现在社会上有些人看到路边有东西就想着捡便宜,恨不得把整个世界都搬回家。而许衡呢?他不仅没捡便宜,还主动拒绝了送到嘴边的甜头。这种精神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简直就像一股清流啊!
许衡的“教书育人”
除了那个著名的“不食梨”故事外,许衡还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身份——老师。没错,这位老兄不仅自己品德高尚,还特别喜欢教书育人。他在当时的元朝朝廷里当过官,但后来觉得当官没意思(可能是觉得官场太复杂),于是就辞职回家专心教书去了。
许衡的教学风格也是独树一帜。他不搞那些死板的规矩和条条框框,而是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经常跟学生们说:“你们要学会自己思考问题啊!别老是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这种教学理念在当时可是相当前卫的。你想啊,那时候的教育大多都是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为主流。而许衡呢?他居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这种教育方式放在今天也不过时吧?
而且啊,许衡不仅教书厉害,他还特别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那时候学费可不是小数目)而想退学回家种地(那时候种地可是个苦差事)。许衡知道后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给学生交了学费(那时候老师工资也不高)!你说这老师当得多贴心啊!难怪他的学生们一个个都对他敬爱有加呢!
许衡的“政治智慧”
别看许衡平时一副老实巴交、与世无争的样子(至少在那个“不食梨”的故事里是这样);其实他在政治上也是个聪明人呢!他在元朝朝廷里当官的时候可不是那种只会点头哈腰、唯唯诺诺的小角色;相反;他是个非常有主见、敢于直言进谏的人呢!
有一次元朝皇帝想搞个大工程(具体是什么工程咱就不细说了);结果大臣们都纷纷拍马屁说这个工程好啊好啊;只有许衡站出来说:“陛下;这个工程劳民伤财;还是算了吧!”皇帝一听就不高兴了:“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觉得朕的决定不对吗?”结果你猜怎么着?许衡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地说:“陛下;臣只是为了国家社稷着想啊!如果因为这个工程导致百姓生活困苦的话;那可就得不偿失了!”皇帝听了虽然心里不爽(毕竟谁被当面顶撞都会不爽吧);但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毕竟人家是为国家着想嘛);最后还是放弃了那个工程计划呢!你说这政治智慧是不是很高明啊?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又没有得罪皇帝;简直是一箭双雕嘛!
而且啊;别看他在朝廷里这么刚直不阿的样子(其实私下里还是挺可爱的啦);但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也是有一套的呢!比如他和当时的宰相关系就处得特别好(虽然两个人在政见上有时候会有分歧);但他总能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化解矛盾(比如请宰相吃饭喝酒聊聊天什么的);最后两个人成了好朋友呢!你说这情商是不是也很高啊?既能坚持原则又能灵活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这样的政治智慧放在今天也绝对是个人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