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眼中的曹植:才子还是“才子病”?
苏轼这哥们儿,大家都知道,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性格还特别豪放不羁。他对曹植的评价,那可真是既欣赏又有点“嫌弃”。苏轼觉得曹植这人吧,才华横溢得让人羡慕嫉妒恨,但有时候又有点“才子病”——就是那种觉得自己才华横溢到可以上天入地,结果反而把自己给坑了的类型。
苏轼在《东坡志林》里就说过,曹植的《洛神赋》写得那叫一个美啊,简直是把洛神的仙气儿都写活了。但苏轼也忍不住吐槽:“你曹植写这么好干嘛?搞得大家都以为你真的见过洛神似的!”言下之意就是:你这么有才华,干嘛不低调点?非要写得这么夸张,搞得自己像个神仙似的。
不过话说回来,苏轼对曹植的才华还是相当认可的。他觉得曹植的诗文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既有豪放的一面,又有细腻的一面。这种气质在当时的文人中可是独一份儿的。所以苏轼虽然嘴上吐槽,心里其实还是挺佩服曹植的。
曹植的政治头脑:聪明反被聪明误?
除了文学才华,苏轼对曹植的政治头脑也有一番评价。大家都知道,曹植在政治上其实挺不得志的,最后还被自己的亲兄弟曹操给打压了。苏轼觉得吧,曹植这人虽然聪明绝顶,但在政治上却有点“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思。
苏轼在《东坡志林》里就提到过:“曹子建(即曹植)才高八斗,可惜不懂得收敛锋芒。”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你曹植虽然才华横溢,但你在政治上太过于锋芒毕露了。你看看人家曹操多厉害啊!人家知道什么时候该表现自己,什么时候该低调做人。你倒好,整天就知道写诗作赋、卖弄才华,结果把自己给坑了。
不过苏轼也理解曹植的处境。毕竟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像曹植这样的才子确实很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所以苏轼对曹植的政治失败并没有太多的责备之意,反而更多的是一种惋惜和同情。他觉得如果曹植能够稍微收敛一下自己的锋芒、多学学曹操的政治智慧的话、或许结局会不一样吧!
总结:才子与“才子病”的完美结合
总的来说呢、苏轼对曹植的评价可以说是既欣赏又有点无奈、既佩服又有点惋惜、他欣赏的是曹植入木三分的文学才华、佩服的是他在诗文创作上的独特气质;无奈的是他在政治上的不得志、惋惜的是他因为过于锋芒毕露而导致的失败结局、可以说、在苏轼眼中、曹植入木三分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才子与‘才子病’的完美结合”——既有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才华横溢、又有让人哭笑不得的自负与天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