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的日常生活
在战国时期,当个思想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得一边想着怎么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边还得想着怎么填饱肚子。那时候可没有什么“思想家餐”或者“哲学咖啡”,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思想家们都是靠蹭饭过日子的。比如,孔子就经常带着他的学生们到处游走,美其名曰“周游列国”,实际上就是找个地方混口饭吃。有时候运气好,遇到个好客的君主,还能吃上几顿好的;运气不好的时候,那就只能啃啃树皮了。
不过,思想家们的生活也不全是苦哈哈的。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别人辩论。你想想,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手机,连个扑克牌都没有,除了辩论还能干啥?所以,思想家们就整天聚在一起,讨论什么“仁义礼智信”啊,什么“天人合一”啊。有时候辩得兴起,连饭都顾不上吃。不过话说回来,辩论也是一种锻炼脑力的好方法,至少能让你在饿肚子的时候不至于太无聊。
思想家的教学方式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不仅自己爱辩论,还喜欢教学生。他们的教学方式可跟现在的老师不太一样。现在的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学生们坐在下面听;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则是边走边讲,边讲边辩。比如孔子就喜欢带着学生们到处走动,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看到一棵树就说“这树长得真好啊”;看到一只鸟就说“这鸟飞得真高啊”。学生们就跟在后面点头哈腰地记笔记。
不过这种教学方式也有缺点。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们走到一个地方,突然下起了大雨。孔子一看没地方躲雨了怎么办?他就站在雨里继续讲课!结果他的学生们一个个淋得跟落汤鸡似的还得继续听课。后来有个学生实在受不了了就问:“老师啊,咱们能不能找个地方躲躲雨再讲?”孔子一听不高兴了:“你们这些学生怎么这么没出息?淋点雨算什么?重要的是学习!”于是大家只好继续淋着雨听课了。
思想家的影响力
虽然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生活条件艰苦、教学方式奇葩(至少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这样)但他们的影响力可不小呢!他们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还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呢!比如说孔子吧他提出的“仁义礼智信”到现在还被我们挂在嘴边呢!还有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也是我们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呢!
而且这些思想家们的故事也特别有意思让人听了还想听!比如说孟子吧他可是个辩论高手呢!有一次他去见齐宣王齐宣王问他:“先生您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啊?”孟子一听马上说:“大王您可是个好人啊!您看您多有爱心啊连只小羊都不忍心杀呢!”齐宣王一听高兴坏了心想这个孟子真会说话啊!结果孟子接着说:“可是大王您知道吗?您不忍心杀小羊却忍心让老百姓饿死这可不对哦!”齐宣王一听傻眼了心想这个孟子怎么这么会绕弯子说话啊!不过最后还是被孟子说服了呢!这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的魅力所在他们不仅能说会道还能用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人听了既开心又受教育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