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礼为什么叫允礼 为什么胤禛和允礼名字不一样

月下流霜

胤礼的“胤”字,是个啥意思?

咱们先来聊聊“胤”这个字。别看它长得有点复杂,其实意思挺简单的——就是“后代”或者“子孙”的意思。在古代,皇帝的儿子们名字里常常带个“胤”字,表示他们是皇家的血脉,延续着皇室的香火。所以,胤礼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他是个皇子,还是个挺重要的那种。

胤礼为什么叫允礼 为什么胤禛和允礼名字不一样

不过呢,名字里带“胤”字的皇子可不少,光清朝就有好几个。比如康熙皇帝的儿子胤礽、胤禩等等。所以,胤礼虽然名字里有“胤”,但在这个大家庭里也不算特别突出。那为啥后来他又叫“允礼”了呢?这事儿还得从清朝的避讳制度说起。

避讳制度:名字不能随便叫

清朝有个规矩,就是皇帝的名字不能随便叫,得避讳。康熙皇帝的名字是玄烨,所以后来大家写文章的时候都得把“玄”字改成别的字,免得不小心冒犯了皇上。同样的道理,雍正皇帝上台后,他的名字是胤禛,于是所有带“胤”字的名字都得改一改。

胤礼作为雍正的弟弟,自然也得跟着改名。那改成啥呢?雍正想了想,决定把“胤”字换成“允”字。为啥选“允”呢?可能是因为这两个字读音差不多,改起来方便吧。于是乎,胤礼就变成了允礼。虽然名字变了,但人还是那个人,只是换了个称呼而已。

允礼的人生:从皇子到王爷

说完了名字的事儿,咱们再来看看允礼这个人本身。他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人物。作为康熙皇帝的第十七个儿子(对,就是那个著名的《康熙王朝》里提到的十七阿哥),允礼从小就生活在宫廷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呢,他可不是那种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相反,他从小就聪明好学,特别喜欢读书写字。

长大后呢?允礼也没闲着!他在朝廷里当过官、打过仗、还写了不少诗词文章(虽然现在没几个人记得了)总之就是个全能型选手!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跟雍正的关系还不错!要知道在那个兄弟相残的年代能跟皇帝哥哥保持良好关系可不是件容易事儿!所以后来雍正还封他为果郡王(对就是《甄嬛传》里那个果郡王)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认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