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事迹 李鸿章4个主要事迹

玉壶冰心

李鸿章的早年生活:从书生到官员

李鸿章,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可是响当当的。他可不是一出生就戴着官帽、骑着高头大马的,小时候的他,其实是个典型的书呆子。李鸿章的老家在安徽合肥,家里条件还不错,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考个功名,光宗耀祖。于是,小李同学就开始了他的“书山有路勤为径”之旅。

李鸿章的事迹 李鸿章4个主要事迹

不过,李鸿章可不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他聪明着呢!考试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很快,他就考中了进士,成了朝廷里的一名小官员。那时候的官场可不是那么好混的,尤其是清朝末年,朝廷内外都是一团糟。但李鸿章可不是那种轻易认输的人,他靠着自己那点小聪明和圆滑的手腕,慢慢在官场上站稳了脚跟。

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与洋人打交道的“老油条”

说到李鸿章的外交生涯,那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纷纷来敲门,要求开放通商口岸、割地赔款什么的。朝廷里那些老古董们一听洋人来了就吓得腿软,但李鸿章却不一样。他可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知道洋人虽然厉害,但也不是不可理喻的。于是,他就成了朝廷里的“外交专家”。

李鸿章的外交手段可是相当高明的。他不像其他官员那样动不动就摆出一副“天朝上国”的架子,而是懂得用洋人的方式跟他们打交道。比如签《马关条约》的时候,他就知道日本人不好对付,于是就使出了浑身解数跟日本人周旋。虽然最后还是签了条约,但至少没让清朝损失太大面子。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条约可都是割地赔款的“卖国条约”啊!所以后来很多人骂他是“卖国贼”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鸿章的晚年:功过是非难评说

到了晚年,李鸿章的日子可就不那么好过了。虽然他在朝廷里还是很有地位的,但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重新掌权,李鸿章的地位也受到了影响。再加上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了,所以他开始慢慢淡出政坛。

不过即便如此,李鸿章还是没能逃过历史的审判。他在位期间签下的那些条约让他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但他推动洋务运动、建立北洋水师等举措又让他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之一。所以后人对他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晚清第一能臣”;也有人说他是“千古罪人”……总之就是功过是非难评说啊!

标签: 李鸿章 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