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让徐州与刘备的是谁

昨夜风吹

陶谦:一个“让”字贯穿一生

说到《三国演义》里“三让徐州”的故事,主角陶谦可真是个人才。这位老兄在历史上其实是个挺有能力的州牧,但在小说里却被塑造成了一个“让”字贯穿一生的老好人。陶谦第一次让徐州给刘备的时候,那场面简直就像是在演一出家庭伦理剧。陶谦一脸愁容地对刘备说:“我老了,身体也不行了,徐州这块地盘就交给你吧。”刘备一听,赶紧摆手:“不行不行,我哪能接这么大的盘子?”两人你推我让,活像一对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的老大爷。

三让徐州与刘备的是谁

陶谦的“让”可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三次!每次刘备都推辞得跟真的似的,仿佛接了徐州就会让他背上巨额房贷似的。其实吧,刘备心里可能早就乐开了花,但表面上还得装出一副“我可不是为了地盘才来的”的样子。这种演技,放到今天绝对是奥斯卡级别的。

刘备:推辞的艺术大师

说到刘备的推辞艺术,那可真是炉火纯青。每次陶谦说要让他接手徐州,刘备都会摆出一副“我何德何能”的表情。但实际上呢?刘备心里可能早就盘算好了:这徐州迟早是我的!这种欲擒故纵的策略,简直比现代营销还要高明。

刘备的推辞可不是简单的拒绝,而是一门艺术。他每次都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我是个粗人,哪能管理这么大的地方?还是您老继续操劳吧!”这些话听起来像是谦虚,实际上却是在暗示:你陶谦年纪大了,身体也不行了,不如早点退休算了。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方式,让人不得不佩服刘备的情商之高。

三让徐州的背后:一场双赢的交易

别看陶谦和刘备表面上你推我让、客客气气的样子,实际上这背后是一场双赢的交易。陶谦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但他并不傻。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没能力继承徐州这块地盘,与其让别人抢走,不如找个靠谱的人来接手。而刘备呢?虽然表面上推辞得厉害,但实际上他早就看中了徐州这块肥肉。

所以啊,所谓的“三让徐州”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戏码。陶谦通过这种方式把烫手的山芋甩给了刘备;而刘备则通过这种方式名正言顺地接管了徐州。两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双赢”吧!

标签: 三让徐州 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