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昭侯 韩昭侯是不是明君

苍山如海

韩昭侯的“小聪明”

韩昭侯,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像古代版的“韩剧男主”,但实际上他可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一位君主。别看他名字里带个“昭”字,好像挺正经的,其实他的统治风格可是相当“接地气”。韩昭侯最出名的不是他的武功,也不是他的文治,而是他那点儿“小聪明”。

韩昭侯 韩昭侯是不是明君

有一次,韩昭侯的帽子不小心被风吹掉了,这事儿要是搁在别的君主身上,可能就是个小事儿,但韩昭侯可不这么想。他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他就故意装作很生气的样子,命令手下人去查是谁没把帽子给他戴好。结果呢?手下人吓得赶紧去查,最后发现是风太大了。韩昭侯这才笑嘻嘻地说:“哦,原来是风啊,那没事了。”这事儿传出去后,大家都说韩昭侯真是“机智”得有点过头了。

韩昭侯的“反腐倡廉”

别看韩昭侯平时爱耍点小聪明,但在治理国家上,他可是有一套的。特别是在反腐倡廉这方面,韩昭侯可以说是战国时期的“纪检委主任”。他有一招特别狠:如果官员贪污受贿被抓到,那可不是简单地撤职查办就完事了,而是要把这个官员的家族一起连坐!这下可好,那些想贪的官员们一想到自己家里人也要跟着倒霉,立马就老实了。

不过呢,这招虽然狠是狠了点儿,但也确实有效。韩国在他的治理下一度风气大变,官员们都不敢乱来。但问题是,这种高压政策也有副作用——有些官员干脆就不干活了!反正干多错多嘛!于是乎,韩国的行政效率反而下降了不少。看来韩昭侯这招“反腐倡廉”虽然立竿见影,但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啊!

韩昭侯的“外交智慧”

除了在国内搞搞反腐倡廉外,韩昭侯在外交上也是有一套的。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打打杀杀是常态,但韩昭侯却总能找到机会在夹缝中求生存。比如有一次秦国和楚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对对对就是那个著名的“秦楚争霸赛”), 其他国家都忙着站队, 要么帮秦国, 要么帮楚国, 只有韩昭侯不慌不忙地两边都送点礼物, 表示自己谁也不得罪! 结果呢? 秦国和楚国都觉得韩国是个"懂事"的国家, 反而都没怎么为难它! 你说这招高不高?

还有一次魏国想要攻打韩国, 眼看就要兵临城下了! 这时候其他大臣都吓得要死, 建议赶紧备战迎敌! 但我们的主角——机智boy韩昭侯却说:"别急别急! 让我想想办法!" 然后他就派人去魏国散布谣言说:"听说魏王最近身体不太好啊? 要不要我们送点补品过去?" (其实就是暗示魏王快死了!) 结果魏王一听吓坏了——心想自己要是真死了还怎么打仗啊? 于是赶紧撤兵回去了! 就这样, 一场大战就被我们的"机智boy"用一个谣言给化解了! 你说这操作骚不骚?

标签: 韩昭侯、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