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原文及翻译

银汉迢迢

《吕氏春秋》:一本正经的“春秋”大杂烩

《吕氏春秋》这书名听起来就有点高大上,像是古代的“春秋”系列之一。但实际上,它可不是什么正经的历史书,而是一本集哲学、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大杂烩”。作者吕不韦,这位战国时期的“投资大师”,不仅在政治上玩得风生水起,还顺便写了一本“百科全书”。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治国理政到养生保健,从天文地理到人情世故,简直就是一个古代版的“知乎”。

《吕氏春秋》原文及翻译

不过,别看这本书内容丰富,翻译起来可不简单。毕竟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说话方式跟我们现在差别挺大,有些句子读起来就像是“文言文加密版”。比如书里有一句:“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而固辞其短利。”翻译过来就是:“那些天下的聪明人啊,总是考虑长远的利益,而坚决拒绝眼前的蝇头小利。”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版的“不要为了一棵树放弃整个森林”?

吕不韦的“春秋笔法”: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吕氏春秋》里有很多段落读起来特别有意思,感觉吕不韦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比如他讲到一个故事,说有个人特别怕死,整天担心自己会突然挂掉。于是他就去找一个叫扁鹊的医生看病。扁鹊看了看他说:“你这病啊,没救了!”结果这个人一听吓得半死,赶紧回家准备后事。过了几天他又去找扁鹊,结果扁鹊说:“哎呀,我刚才看错了!你其实没病!”这个人一听立马活蹦乱跳地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吕不韦是想说:“人啊,有时候就是自己吓自己!”

还有一段讲到如何治理国家,吕不韦提出了一个非常奇葩的观点:要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还不够,还得让他们有事干!他说:“民无事则生淫心。”翻译过来就是:“老百姓要是闲着没事干啊,就容易胡思乱想搞事情!”这观点放在今天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996福报论”啊!不过话说回来,吕不韦这个观点倒是挺符合他的政治立场的——毕竟他可是个商人出身的大官儿嘛!

《吕氏春秋》的现代解读:古人的智慧还是老掉牙的鸡汤?

虽然《吕氏春秋》是一本两千多年前的古书了(妈呀时间过得真快)但是里面有些观点放在今天依然很有启发性——当然也有一些看起来像是老掉牙的鸡汤(比如什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类的)不过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挺值得一读的(前提是你能忍受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毕竟它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化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政治斗争到日常生活应有尽有)所以如果你对古代历史感兴趣的话不妨找来读一读(当然最好是有翻译的那种)说不定还能从中找到一些有趣的灵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