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说的是谁 鸟尽弓藏说的是韩信吗

浅笑轻吟

鸟尽弓藏,谁是那个倒霉蛋?

咱们先来说说这个成语“鸟尽弓藏”,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在讲一个猎人打完鸟后,就把弓箭藏起来的故事?其实呢,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历史典故,讲的是一个倒霉蛋的故事。这个人就是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没错,就是那个卧薪尝胆的勾践。不过今天咱们不聊他的励志故事,而是聊聊他怎么就成了“鸟尽弓藏”的主角。

鸟尽弓藏说的是谁 鸟尽弓藏说的是韩信吗

话说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在范蠡和文种的帮助下成功复仇,灭了吴国。按理说,这个时候勾践应该好好犒赏一下自己的功臣们吧?结果呢?勾践这哥们儿有点小心眼儿,觉得范蠡和文种功劳太大了,怕他们功高震主,于是就开始琢磨怎么把他们给“藏”起来。这不就是典型的“鸟尽弓藏”嘛!

范蠡:聪明人总是能提前预见危险

说到范蠡这个人啊,真是聪明得不得了。他早就看出了勾践的心思,知道这家伙一旦得势就会翻脸不认人。于是呢,范蠡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越国,跑到齐国去做生意去了。后来还成了大富翁,被人称为“陶朱公”。你看这智商多高!不仅躲过了勾践的猜忌,还顺便发了大财。

相比之下啊,文种就没那么幸运了。文种是个老实人,觉得自己为越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勾践应该不会亏待自己吧?结果呢?勾践直接派人送了一把剑给文种,意思就是让他自刎谢罪。文种这才明白过来自己被“鸟尽弓藏”了。唉,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其实啊,历史上像“鸟尽弓藏”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少见。比如汉朝的韩信、明朝的蓝玉等等。这些人都是为君主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啊!结果呢?一旦天下太平了,君主就开始担心这些功臣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了。于是乎呢?各种猜忌、打压、甚至杀戮就接踵而至了。你说这些君主是不是有点小心眼儿啊?

不过话说回来啊, 这种事情也不能全怪君主们小心眼儿吧? 毕竟权力这东西嘛, 谁不想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呢? 再说了, 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的大将们, 有几个是真正懂得急流勇退的呢? 大部分还不是贪恋权位, 最后落得个悲惨下场? 所以说啊, "鸟尽弓藏"这个成语, 既是提醒那些君主要懂得感恩图报, 也是告诫那些功臣要懂得适可而止啊!

标签: 鸟尽 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