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二分天下是谁提出的

长风归月

谁是“二分天下”的始作俑者?

说到“二分天下”,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诸葛亮,毕竟他在《出师表》里那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说得那么溜。但其实,这个概念并不是他原创的。要论最早提出“二分天下”的人,还得追溯到三国时期的一位老前辈——鲁肃。

三国二分天下是谁提出的

鲁肃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东吴的大谋士,孙权的左膀右臂。据说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经对孙权说过:“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汉朝没救了,曹操太强了打不过,咱们就先占住江东这块地盘,静观其变吧!这不就是“二分天下”的雏形吗?

所以啊,鲁肃才是那个最早提出“二分天下”概念的人。诸葛亮后来在《隆中对》里说的那些话,其实也是在借鉴鲁肃的思路。只不过诸葛亮说得更有文采、更具体罢了。

为什么是“二分”而不是“三分”?

有人可能会问:三国明明是魏、蜀、吴三家并立,怎么就变成“二分天下”了呢?其实啊,这个“二分”并不是指国家数量上的二分,而是指势力范围上的划分。简单来说,就是北方和南方各有一股大势力在争霸。

北方自然是曹操的地盘了。曹操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势力强大得不得了。而南方呢?孙权占着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虽然有点夸张),刘备则占据了益州和荆州一部分。这两股势力加起来,正好和北方的曹操形成对峙局面。所以才有了“二分天下”的说法。

至于为什么不是“三分天下”呢?因为刘备和孙权在对抗曹操这件事上是一伙儿的啊!他们经常联手打曹操呢!比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什么的。所以从战略角度来看,刘备和孙权其实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盟友关系——虽然有时候也会互相掐架啦!但总体来说还是一致对外的嘛!

“二分天下”最后实现了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答案是:没有完全实现啦!虽然鲁肃提出了这个概念(或者说理想)但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变数的嘛!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魏国灭了蜀国、晋国又灭了魏国和吴国——统一了中国(当然中间还经历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之类的波折啦)总之就是没有按照鲁肃设想的那样发展下去啦!

不过话说回来啊……如果真按照鲁肃设想的那样发展下去的话……那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晋朝什么事了吧?也不会有那么多精彩的三国故事可以讲了……所以说啊……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也是件好事呢!至少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精彩的传说和故事可以回味嘛!哈哈哈!(开玩笑啦~)

标签: 三国 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