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之前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花谢花飞

世袭制:老爸的位子,儿子的梦想

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咱们老祖宗选拔人才的方式可是相当“家族化”。简单来说,就是老爸的位子,儿子的梦想。这种制度叫做世袭制,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的“继承家业”?不过那时候可不是继承什么公司股份,而是继承老爸的官位!想象一下,如果你爸是个大官,那你从小就可以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还能顺理成章地接班当官。这可比现在考公务员轻松多了!

科举制度之前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不过,这种制度也有点小问题。比如,你爸是个大官,但你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那可怎么办?朝廷里总不能让一个啥也不会的人来当官吧?所以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代打”的情况,就是找个能干的人来替你干活。但这种情况毕竟不多见,大多数时候还是“龙生龙,凤生凤”。

察举制:乡里乡亲的推荐信

后来呢,世袭制有点不太够用了。毕竟国家那么大,光靠几个家族来管理可不行。于是就有了察举制。这个制度有点像现在的“推荐信”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乡里乡亲们觉得谁家孩子不错,就推荐他去当官。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在村里推荐优秀青年去当村干部?

不过这个察举制也有点小问题。首先呢,推荐的标准有点模糊。你说谁家孩子不错?是学习好还是长得帅?还是家里有钱?其次呢,这个推荐过程也有点不太透明。有时候明明是张三家孩子更优秀,但李四家给了村长好处费,结果李四家的孩子就被推荐上去了。这种情况在古代可是屡见不鲜啊!

九品中正制:官员们的“选秀大会”

再后来呢,察举制也不太够用了。于是就有了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有点像现在的“选秀大会”。简单来说,就是朝廷派一些官员到各地去考察人才,然后把他们分成九个等级(从一品到九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在选秀节目里的评委打分?

不过这个九品中正制也有点小问题。首先呢,这些官员们考察的标准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看才华、有的看长相、有的看家世……反正就是各有所好呗!其次呢,这些官员们也有点小私心。比如张三和李四是好朋友、或者张三欠了李四人情、再或者张三收了李四的好处费……总之就是各种利益纠葛呗!所以有时候明明是王五更优秀、但因为各种原因却被排在了后面……这种情况在古代可是屡见不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