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成语故事 抛砖引玉的典故和来源

风骨傲然

成语的诞生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小明的书生,他特别喜欢读书,但就是有点儿“书呆子”气。有一天,他在集市上看到一块漂亮的玉石,心想:“这玉石要是能买下来,我就能在朋友们面前炫耀一番了。”可是,他摸了摸口袋,发现钱不够。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妙计”。

抛砖引玉成语故事 抛砖引玉的典故和来源

小明跑到附近的砖窑,买了一块普通的砖头。他把砖头包得漂漂亮亮的,然后跑到集市上,大声吆喝:“哎呀!我这块玉石可是无价之宝啊!谁要是能出个好价钱,我就卖给他!”

砖头变玉石

集市上的人一听,纷纷围了过来。大家看着那块包得严严实实的“玉石”,心里都痒痒的。有人出价一两银子,有人出价二两银子……最后,一个富商出价十两银子,把“玉石”买走了。

富商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裹一看——哎呀!哪里是什么玉石啊?分明就是一块普通的砖头!富商气得直跺脚:“这小子太狡猾了!居然用一块砖头骗了我十两银子!”

不过,富商转念一想:“这小子虽然骗了我钱,但他这招‘抛砖引玉’可真是高明啊!用一块不值钱的砖头引出了我这块真玉石的价值。”于是,富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对小明刮目相看。

成语的流传

后来,这个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都说:“小明这招‘抛砖引玉’真是绝了!用一块不值钱的砖头引出了真宝贝的价值。”于是乎,“抛砖引玉”这个成语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再后来啊,人们就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先提出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或建议的人——他们就像小明一样用“砖头”引出了别人的好主意或真知灼见。这样一来二去嘛……这个成语就成了我们今天常用的表达方式啦!是不是很有趣呢?

标签: 抛砖 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