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孔明七擒七纵的是谁

幽梦一场

孔明的七擒七纵:一场智商与情商的较量

话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孔明)可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军师。他不仅会用计谋,还会玩心理战。而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他在南征时对一位名叫孟获的蛮族首领所施展的“七擒七纵”大法。这可不是一般的捉放游戏,而是一场智商与情商的双重较量。

被孔明七擒七纵的是谁

孟获这哥们儿,虽然是个蛮族首领,但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手下有一帮子能打的兄弟,而且他还特别倔强,认准了的事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孔明第一次抓到他的时候,孟获还挺硬气,说:“你抓我一次算什么?我还会回来的!”结果呢?孔明微微一笑,放了他。这可不是因为孔明心软,而是他早就算准了孟获会不服气,还会再来挑战。

七次捉放:不仅仅是耐心的问题

孔明的“七擒七纵”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每一次捉放都充满了智慧和策略。第一次捉到孟获后,孔明没有急着杀他或者逼他投降,而是选择放了他。这不仅让孟获觉得自己还有机会翻盘,也让他的手下觉得他们的首领还有希望。这样一来,孟获的手下就不会轻易放弃抵抗。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每一次捉到孟获后,孔明都会给他一个机会重新组织力量再来挑战。这不仅考验了孔明的耐心和智慧,也让孟获和他的手下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失败的原因。每次捉到孟获后,孔明都会给他一些教训或者展示一些新的战术技巧。这样一来,孟获虽然每次都被打败,但每次都能学到新的东西。这种“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做法让孟获逐渐从最初的愤怒和不甘变成了后来的佩服和敬重。

最终的臣服:不仅仅是武力的胜利

经过七次的捉放游戏后(是的没错就是整整七次!)终于在最后一次被抓后(这次是真的没跑了)孟获彻底服了气不再反抗乖乖投降成为了蜀汉的一员大将!这可不是单纯的武力胜利而是智慧与策略的双重胜利!孔明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不仅收服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还赢得了一支忠诚的军队!这波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啊!不得不佩服我们诸葛亮的智慧和远见!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可不多见呢!

标签: 孔明 七擒七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