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史战国四公子谁的门客

云水谣

毛遂:一个“自荐”的传奇

毛遂,这个名字在战国时期并不算响亮,但他的故事却让人津津乐道。他不是什么大将军,也不是什么名士,只是一个普通的门客。但这位门客可不普通,他有一项“绝技”——自荐。没错,就是那种“我行,让我来”的精神。毛遂的故事发生在赵国,当时赵国正面临秦国的威胁,急需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去说服楚国出兵相助。毛遂一看机会来了,立马站出来说:“我行!”结果呢?他不仅成功说服了楚王,还让赵国免于一场大难。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毛遂就成了“自荐”的代名词。你说这哥们儿是不是有点意思?

毛遂史战国四公子谁的门客

战国四公子:门客的天堂

说到战国时期的门客,那就不得不提“战国四公子”——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这四位公子可是当时的“网红”,他们不仅有钱有势,还特别喜欢养门客。为啥呢?因为他们觉得门客多就是面子大。于是乎,各地的能人异士纷纷投奔他们,有的会打仗,有的会写诗,有的会算命,甚至还有会偷鸡摸狗的(没错,孟尝君的门客里就有这么一位)。这些门客在四公子家里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过得比现在某些白领还滋润。不过呢,门客多了也有烦恼,比如有时候分不清谁是谁,或者谁更厉害一点。这不,毛遂就是平原君家的门客之一。

毛遂VS四公子:谁更牛?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毛遂和战国四公子比起来,谁更牛一点呢?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四公子是老板级人物,有钱有势有面子;而毛遂只是个打工的门客,虽然有一技之长(自荐),但毕竟还是得靠老板吃饭。不过呢,毛遂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老板再牛也没用,关键时刻还得靠员工出马。你看毛遂那一出“自荐”戏码演得多好啊!直接把楚王给说动了。要是换做四公子亲自出马呢?说不定还没开口就被楚王轰出来了。所以说啊,牛不牛不在于你是老板还是员工,而在于你有没有真本事。毛遂虽然只是个门客中的小角色(至少在平原君家里是这样)但他那一番操作下来可是让整个战国都记住了他的名字——这就是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