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让国的典故中 季子三次让国的典故

心事成尘

季札的“让国”大戏

话说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季札的家伙,他是吴国的公子,出身那叫一个显赫。按理说,他应该是那种走路带风、吃饭有人伺候的主儿。可这家伙偏偏不走寻常路,他有一个特别的爱好——让国。对,你没听错,就是让出国君的位置。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像现代人中了彩票却说“我不想要”一样离谱。

季札让国的典故中 季子三次让国的典故

季札的老爸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季札是最小的那个。按理说,这国君的位置怎么也轮不到他头上。可偏偏他的三个哥哥都特别喜欢他,觉得他聪明、仁义、有才华,简直就是天生的国君材料。于是乎,大哥、二哥、三哥一个个都表示:“我们不当国君了,让给小弟吧!”这剧情简直比电视剧还狗血。

三个哥哥的“神助攻”

大哥诸樊是第一个“神助攻”的。他当上国君后,立马宣布:“我死后要把位置传给弟弟余祭,然后再传给弟弟夷昧,最后传给小弟季札!”这计划听起来挺完美,可问题是,谁愿意当个“过渡品”呢?果然,余祭和夷昧也没闲着,他们俩也纷纷表示:“我们也不想当国君了,直接让给小弟吧!”这下好了,季札成了众矢之的。

季札一看这架势,心里那叫一个慌啊!他想:“我可不能当这个国君啊!当了国君多累啊!还得管那么多事儿!再说了,我这么年轻,哪能担得起这么大的责任?”于是乎,他开始了一系列的“逃跑计划”。第一次机会来了——大哥诸樊去世了。按照计划,余祭应该接位。可余祭也不想当国君啊!于是他又把位置让给了季札。季札一看情况不妙,赶紧收拾包袱跑路了。这一跑就是好几年。

季札的“逃跑生涯”

季札的逃跑生涯可谓是丰富多彩。他先是跑到乡下种地去了——对!你没听错!堂堂一个公子哥儿居然跑去种地了!后来他又跑到别的国家去游历了一番——这倒是符合他的性格:喜欢到处看看、学学东西。总之就是不回国当国君。他的三个哥哥一看这情况也急了:“小弟啊!你这是要闹哪样啊?咱们家这国君的位置都给你留着呢!你怎么就不回来呢?”可季札就是铁了心不回去——估计是觉得当国君太累了呗!

后来余祭和夷昧也都相继去世了(当然不是因为不想当国君才去世的哈)按照计划该轮到季札接位了可是这家伙还是不回来最后没办法吴国人只好另立新君了这下好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包括季札自己因为他终于不用再担心被抓回去当国君啦!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季札没当成国君但他后来在吴国的名声可是响当当的大家都说他是个有德行的人连孔子都夸过他呢!看来有时候不当官也能混得不错嘛哈哈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