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与刘辩的皇位之争
东汉末年,皇位继承问题成为朝廷内部斗争的焦点。汉灵帝去世后,长子刘辩继位,是为少帝。然而,刘辩年幼无知,朝政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其母何皇后手中。与此同时,次子刘协因其聪明才智和稳重性格,受到董太后的青睐。董太后是汉灵帝的母亲,她认为刘协更适合继承皇位,因此暗中支持刘协夺取皇位。这场皇位之争不仅涉及两位皇子的命运,也牵动了整个朝廷的权力格局。
何皇后与董太后的权力较量
何皇后凭借其子刘辩的继位,掌握了朝廷大权。她与宦官集团结盟,试图巩固自己的地位。然而,董太后并不甘心权力旁落,她利用自己在宫中的影响力,联合外戚和部分大臣,试图推翻何皇后的统治。两位太后之间的权力较量逐渐升级,宫廷内部充满了阴谋与背叛。何皇后试图通过控制朝政来压制董太后的势力,而董太后则利用自己在宗室中的威望来争取更多的支持者。这场权力斗争不仅影响了朝廷的稳定,也加剧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
董卓的介入与局势的变化
就在何皇后与董太后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之际,外戚董卓趁机介入朝廷事务。董卓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迅速控制了京城洛阳。他废黜了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这一举动不仅结束了两位太后之间的权力斗争,也改变了东汉的政治格局。董卓的介入使得朝廷内部的权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本围绕皇位继承展开的斗争被新的政治势力所取代。献帝虽然登上了皇位,但实际上成为了董卓操控的傀儡。东汉朝廷从此进入了更加动荡不安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