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的“大佬梦”
话说齐宣王,这位战国时期的齐国君主,虽然手握大权,但心里总有个“大佬梦”。他可不是那种只会坐在宫里喝茶的君主,而是个喜欢四处打听、学习的人。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了齐桓公和晋文公这两位历史上的“大佬”,心里痒痒的,就想问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于是,他召集了一群大臣,开始了一场关于“齐桓晋文之事”的讨论。
齐宣王问:“哎,你们说,齐桓公和晋文公当年是怎么做到那么牛的呢?我咋感觉我现在啥都不行呢?”大臣们一听,心里暗笑:“这大王还真是个‘追星族’啊!”不过,表面上还得一本正经地回答。有个大臣说:“大王啊,您要知道,齐桓公和晋文公当年可是靠着‘仁义’二字打天下的。您要是也想当‘大佬’,那也得从这俩字入手啊!”
大臣们的“忽悠术”
齐宣王一听,觉得有道理,但心里还是有点疑惑:“仁义?这玩意儿能当饭吃吗?我咋感觉我天天讲仁义,也没见国家富强啊?”这时,另一位大臣站了出来,笑着说:“大王啊,您别急嘛!仁义这东西啊,就跟咱们吃饭一样,得慢慢来。您看那些‘大佬’们,哪个不是先从‘仁义’做起?您要是想一步登天,那可不行!得一步一个脚印来。”
齐宣王听了这话,心里稍微舒服了点:“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我得多学学他们。不过……你们说的这些‘仁义’具体是啥呢?能不能给我举个例子?”大臣们一听,心想:“这大王还真是好忽悠!”于是纷纷开始举例子:什么关心百姓啦、体恤民情啦、减少赋税啦……总之就是把各种高大上的词汇往里塞。齐宣王听得一愣一愣的:“哎呀!原来当‘大佬’这么简单啊!我以前咋没想到呢?”
齐宣王的“实践课”
不过呢,光说不练假把式。齐宣王虽然被大臣们忽悠得晕头转向的,但心里还是有点怀疑:“你们说的这些真的管用吗?要不我试试看?”于是乎,他开始了自己的“实践课”——关心百姓、体恤民情、减少赋税……结果呢?还真别说!效果立竿见影!百姓们纷纷夸赞:“咱们的君主真是太好了!简直就是活菩萨啊!”
这下子可把齐宣王乐坏了:“哈哈哈!原来当‘大佬’这么容易啊!早知道我就早点试试了!”不过呢……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国家财政吃紧了!原来那些减少赋税的政策虽然让百姓开心了……但也让他自己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了……这下子可把他愁坏了:“哎呀妈呀……这可咋整啊?!难道我又要回到以前那种‘剥削百姓’的日子了吗?!不行不行……我还想继续当我的‘活菩萨’呢……怎么办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