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创业史
咱们先聊聊朱元璋,这哥们儿可是个传奇人物。他从小就是个放牛娃,家里穷得叮当响,连饭都吃不饱。可你猜怎么着?这小子愣是靠着一股子狠劲儿,从一个小农民变成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你说牛不牛?朱元璋的创业史简直就是一部励志大片,从草根到皇帝,这跨度比坐火箭还快。不过,别看他后来风光无限,创业初期可是吃了不少苦头。据说他年轻时还当过和尚,四处化缘,跟乞丐差不多。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深知民间疾苦,也为他后来的治国理念打下了基础。
洪武年间的奇葩政策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他的政策可以说是既奇葩又实用。比如他搞了个“鱼鳞图册”,就是把全国的土地都登记得清清楚楚,谁家有多少地、种什么庄稼都一目了然。这样一来,税收就公平多了,再也没人能偷偷摸摸逃税了。还有那个“黄册”制度,把全国的人口都登记在册,连你家养了几只鸡、几只鸭都得报上去。这政策虽然有点变态,但确实让国家管理更有效率了。
不过朱元璋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的反腐手段。他觉得官员贪污腐败是因为工资太低,于是给官员们涨了工资。可你猜怎么着?涨了工资后贪污的反而更多了!朱元璋气得不行,干脆搞了个“剥皮揎草”的酷刑——贪污的官员被剥了皮后填上草挂在衙门门口示众。这招够狠吧?虽然有点血腥暴力,但效果确实不错,官员们一个个吓得腿软,贪污的事儿也少多了。
洪武年间的文化生活
别看朱元璋是个粗人出身,他对文化教育可是相当重视。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科举制度,鼓励读书人参加考试做官。这样一来,寒门子弟也有了出头的机会。他还亲自编写了《大诰》这本书,里面全是各种法律条文和案例分析——虽然内容有点枯燥吧——但至少说明他对法治还是挺上心的。
除了这些正经事儿外呢?洪武年间的文化生活其实也挺丰富多彩的!那时候戏曲特别流行——什么《白蛇传》啊、《西游记》啊(当然啦那时候还没写出来)——反正老百姓没事儿就爱看戏听曲儿消遣消遣!而且那时候文人墨客也特别多——像刘基啊、宋濂啊这些大咖都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写的诗词文章到现在读起来还挺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