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乌衣巷”与“白居易”
刘禹锡,这位唐朝的大诗人,不仅诗写得好,还特别会“玩”。有一次,他和好朋友白居易一起去乌衣巷游玩。乌衣巷是当时很有名的一条街,街上住的都是达官贵人。刘禹锡一看,嘿,这地方不错啊,于是诗兴大发,当场写了一首《乌衣巷》。诗里头有一句特别有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思是说,以前那些王公贵族家的燕子,现在都飞到普通老百姓家里去了。白居易一听,哈哈大笑,说:“老刘啊,你这是在讽刺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贵族们呢!”刘禹锡笑眯眯地回答:“我哪敢讽刺啊?我这是在赞美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呢!”
刘禹锡的“陋室铭”与“自嘲”
刘禹锡不仅会写诗讽刺别人,还特别会自嘲。有一次,他被贬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当官。那地方条件很差,房子破破烂烂的,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愁眉苦脸的。可刘禹锡不一样,他不但不抱怨,还写了一篇《陋室铭》来自嘲。文章里头有一句特别经典:“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思是说:山不在乎高低,只要有神仙住着就有名气;水不在乎深浅,只要有龙在里面就有灵气;我的房子虽然简陋,但只要我有德行就够了!朋友们看了这篇文章都笑得不行:“老刘啊老刘!你这哪是自嘲啊?你这是在炫耀你的豁达和才华呢!”
刘禹锡的“竹枝词”与“民间风情”
除了写诗讽刺和自嘲外, 刘禹锡还特别喜欢观察民间生活, 并且把这些生活中的趣事写进诗里. 有一次, 他去四川游玩, 看到当地的老百姓在河边唱歌跳舞, 玩得不亦乐乎. 他觉得很有意思, 就跟着学了几首当地的民歌. 后来回到长安后, 他把这几首民歌改编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竹枝词. 这种诗歌形式通俗易懂, 朗朗上口, 很快就在民间流行开了. 比如他写的这首: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描写天气变化无常的景象,实际上是在用双关语表达男女之间的微妙情感.朋友们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老刘啊老刘!你这哪是在写天气啊?你这是在调情呢!"
标签: 关键词: 刘禹锡、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