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府的“义”字有点名不副实
李义府,这名字听起来就挺正派的,对吧?“义”字在古代可是个高大上的字眼,代表着正义、仁义、侠义……总之就是那种让人一听就觉得这人肯定是个好人。可惜啊,李义府的“义”字和他的行为有点不太搭调。他可不是什么正义使者,反倒是个心机boy,玩弄权术的高手。
这位仁兄在唐太宗时期就开始崭露头角,靠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和一颗七窍玲珑心,很快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不过,他的成功可不是靠什么正直无私,而是靠着拍马屁、耍手段。你可能会问:“那他怎么还能混得这么好?”嘿嘿,这就得归功于他的“聪明才智”了。他总能抓住机会,见风使舵,谁得势就往谁那边靠。这种本事在官场上可是相当吃得开的。
李义府的“笑面虎”形象
说到李义府的形象,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他总是笑眯眯的,看起来特别和蔼可亲。可实际上呢?这笑容背后藏着的是一把锋利的刀子。你以为他在对你笑?其实他可能在琢磨着怎么把你给卖了!这种“笑面虎”的形象让他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既能迷惑对手,又能保护自己。
有一次,唐太宗召见李义府和其他几位大臣讨论国家大事。李义府一进门就满脸堆笑,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其他大臣一看他这样子,都觉得这人挺好相处的嘛!结果呢?讨论到关键时刻,李义府突然话锋一转,直接把其他几位大臣的观点给驳了个体无完肤。等大家反应过来时,他已经站在了皇帝那边,成了最后的赢家。这种操作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啊!
李义府的结局: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然了,像李义府这样整天耍心眼的人,最后肯定也逃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命运。他在唐高宗时期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靠着各种手段爬到了宰相的位置。可问题是,他的那些小聪明在更高层次的政治斗争中就不那么管用了。唐高宗晚年时身体不好,权力逐渐落到了武则天手里。而武则天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主儿!
李义府一看形势不对劲儿啊!赶紧调整策略想要讨好武则天。可惜啊可惜……他的那些小伎俩早就被武则天看穿了。最后的结果是啥呢?他被贬官外放不说还差点丢了小命!要不是他跑得快估计连个全尸都留不下……这结局真是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