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和贾谊的相似之处

秋水

都是“怀才不遇”的代表

屈原和贾谊,这两位历史上的大文豪,可以说是“怀才不遇”的典型代表。屈原,这位楚国的诗人,才华横溢,写下了《离骚》这样的千古绝唱,可偏偏就是得不到楚怀王的赏识。贾谊呢,汉朝的才子,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博士,结果也是因为太有才华,被那些老臣们排挤得够呛。你说这俩人是不是有点像?都是那种“明明我很有才,可为什么你们就是看不见呢?”的感觉。

屈原和贾谊的相似之处

屈原在《离骚》里把自己比作美人,结果美人没人爱;贾谊在《过秦论》里把秦始皇批得体无完肤,结果自己也被批得体无完肤。这俩人都是那种“我这么优秀,你们怎么就不懂呢?”的心态。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他们真的被重用了,可能也就没那么多传世佳作了。所以有时候“怀才不遇”也不是坏事,至少留下了不少好文章给大家看。

都是“忧国忧民”的典范

除了怀才不遇之外,屈原和贾谊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忧国忧民”的典范。屈原在楚国的时候,整天想着怎么让国家强大起来,结果楚怀王不听他的建议,最后楚国还是被秦国给灭了。贾谊在汉朝的时候也是一样,整天想着怎么让国家长治久安,结果他的那些改革建议也没被采纳。这俩人都是那种“我为国家操碎了心”的人。

屈原在《离骚》里写了很多关于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贾谊在《治安策》里也写了很多关于国家治理的建议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这俩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强大起来,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可惜的是,他们的愿望都没能实现。不过他们的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为国家和人民着想。

都是“悲剧英雄”的代表

最后一点相似之处就是——他们都是“悲剧英雄”的代表。屈原最后因为楚国的灭亡而投江自尽;贾谊也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郁郁寡欢最终早逝。这俩人的人生都充满了悲剧色彩——明明有着满腔的热血和才华却无法施展;明明有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明明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他们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永恒的——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他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们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啊!所以虽然他们是悲剧英雄,但他们的人生却是光辉灿烂的!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