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元稹的什么是西厢记故事的源泉

笙歌未央

元稹的“西厢记”:从诗到戏的奇妙旅程

说到元稹,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诗确实让人心醉,但今天咱们要聊的是另一个让元稹名垂千古的故事——《西厢记》。别误会,《西厢记》可不是元稹写的,但它的故事源头却正是来自元稹的一篇短篇小说《莺莺传》。

唐代元稹的什么是西厢记故事的源泉

《莺莺传》讲的是一个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男主角张生和女主角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后来被改编成了各种版本,最终在明代王实甫的手中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西厢记》。可以说,没有元稹的《莺莺传》,就没有后来的《西厢记》。这就像是先有了种子,才有了后来的大树。

不过,元稹写《莺莺传》的时候,可能也没想到自己的小故事会变成这么大的IP。毕竟,谁会想到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能被改编成戏曲、小说、电影、电视剧呢?只能说,元稹的笔下藏着一颗文艺的种子,而这颗种子在后来的岁月里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从现实到浪漫:元稹的“自传体”小说

有趣的是,《莺莺传》其实有点像元稹的“自传体”小说。虽然他没明说张生就是他自己,但很多人猜测这个故事其实是元稹自己的一段真实经历。毕竟,张生的性格和经历都和元稹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张生是个才子,而元稹也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张生对崔莺莺一见钟情,而元稹年轻时也确实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

不过,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张生的“始乱终弃”行为。在《莺莺传》中,张生和崔莺莺相爱后不久就分手了,理由是“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乎,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她太美了,我怕自己hold不住。”这种渣男言论在当时可能还挺时髦的(毕竟那时候没有“渣男”这个词),但在今天看来简直是渣得明明白白。

所以有人说,元稹写《莺莺传》其实是在为自己辩解——他不是不爱崔莺莺了,而是因为她的美貌太“妖”了!这种解释虽然有点牵强附会(毕竟谁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但也给这个故事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就像我们现在看明星八卦一样——你永远不知道真相是什么!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爱情的升华与艺术的重塑

到了明代王实甫手里时(对对对就是那个写了《西厢记》的王实甫)——他可没那么客气了!他把张生的形象彻底改头换面——从一个有点渣的才子变成了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痴情男子汉!而崔莺莺也从那个被抛弃的可怜姑娘变成了一个勇敢追求自由恋爱的独立女性!可以说王实甫用他的笔给这个故事来了个大整容!而且整得相当成功!从此以后——《西厢记》就成了中国戏曲史上最经典的爱情剧之一!甚至有人说它是“天下夺魁之作”!这评价可不低啊!要知道在中国戏曲史上能被称为“夺魁之作”的可没几个呢!

而且王实甫还特别会玩浪漫——他把原来那个有点悲剧色彩的故事变成了一个大团圆结局!张生和崔莺莺不仅相爱了——而且还成功在一起了!这简直就是给所有相信爱情的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啊!从此以后——大家再也不用担心爱情会失败了——只要像张生和崔莺莺那样勇敢追求就一定能成功!这简直就是一部古代版的“恋爱指南”啊有木有?!所以难怪《西厢记》能火这么多年——因为它不仅讲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还给了大家一个美好的希望啊!

标签: 源泉 西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