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状元梦,差点成了“苏跑跑”
说到苏轼,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他的诗词,什么“大江东去”啊,什么“明月几时有”啊,反正就是那种一开口就能让人感觉自己文化水平瞬间提升的句子。但你知道吗?这位大文豪当年可是差点成了“苏跑跑”!
事情是这样的,苏轼年轻的时候,那可是个热血青年,一心想着要考个状元回来光宗耀祖。结果呢,考试那天,他居然睡过头了!你没听错,睡过头了!这要是放在现在,估计就是“苏跑跑”的节奏了。好在当时的考场离他家不远,他一路狂奔过去,总算是赶上了考试。不过这事儿后来成了他人生中的一段笑谈,他自己也经常拿这事自嘲。
考场上的“苏式幽默”
进了考场之后,苏轼的表现倒是没让人失望。他的文章写得那叫一个妙啊!据说他在考卷上写了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文章里头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把考官们都给震住了。尤其是其中一句“当尧之时,皋陶为士”让考官们摸不着头脑:这皋陶是谁啊?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后来考官们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苏轼:“这皋陶是谁啊?我们怎么没听说过?”苏轼一听就笑了:“你们连皋陶都不知道?那我也没办法了!”结果考官们被他这么一怼,反而觉得他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最后苏轼不仅没被扣分,反而因为这事儿得了不少加分。你说这事儿闹的!
状元梦碎?不存在的!
虽然苏轼在考试中表现出色,但最后却没能拿到状元。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状元可不是光看文章写得好就能拿的。朝廷里头那些大佬们还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呢!比如你家里有没有背景啊、你平时为人处世怎么样啊、你有没有得罪过什么人啊……总之就是各种复杂的原因吧!
不过苏轼倒是一点也不在意这些事儿。对他来说嘛……反正自己已经尽力了呗!再说了……就算不是状元又怎么样呢?他后来的人生经历证明了一件事:真正的才华是不会被埋没的!你看他后来写的那些诗词文章……哪一篇不是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所以啊……有时候想想……那些所谓的“状元梦碎”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嘛!只要你有真本事……机会总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