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敢于直谏的人

倚栏听风

古代的“话痨”大臣们

你知道吗?古代的皇帝们其实挺不容易的,因为他们身边总有一群“话痨”大臣,整天叨叨个不停。这些大臣可不是普通的唠叨,他们可是敢于直谏的勇士!比如,春秋时期的晏子,他可是齐国的“话痨王”。有一次,齐景公想盖个超级豪华的宫殿,晏子立马跳出来反对:“陛下,您这宫殿一盖,老百姓可就吃不上饭了!”齐景公一听,心想:“这小子说得有道理啊!”于是放弃了盖宫殿的计划。晏子不仅敢说,还特别会说话,每次都能把皇帝说得心服口服。

古往今来敢于直谏的人

还有汉朝的汲黯,这位大哥更厉害,直接怼皇帝。汉武帝想搞个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汲黯立马站出来:“陛下,您这是浪费钱啊!还不如把钱用在老百姓身上!”汉武帝气得直跺脚,但也没办法,因为汲黯说得对啊!这些敢于直谏的大臣们,虽然有时候让皇帝下不来台,但他们的心是好的,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着想。

唐宋时期的“杠精”们

到了唐宋时期,敢于直谏的大臣们更是层出不穷。唐朝的魏征就是个典型的“杠精”。他可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心腹大臣,但也是李世民最头疼的人。魏征每次见到李世民有不对的地方,立马就跳出来:“陛下,您这样做不对!”李世民有时候气得想杀了他,但每次冷静下来一想:“魏征说得对啊!”于是只好忍着。魏征不仅敢说,还特别会写奏折,每次都能把李世民说得无话可说。

宋朝的包拯也是个“杠精”中的战斗机。他可是著名的包青天啊!包拯不仅在民间断案如神,在朝廷上也是敢说敢做。有一次,宋仁宗想提拔一个宠臣当大官,包拯立马站出来反对:“陛下,这个人不配当大官!”宋仁宗气得脸都绿了,但也没办法反驳包拯的话。这些唐宋时期的“杠精”们,虽然有时候让皇帝下不来台

标签: